2020年09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位列其中。
近年来,青山湖区法院立足区位区情,统筹内外资源,全力构建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同感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01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诉讼服务理念
同步提升诉讼服务的软、硬件水平,不断增强干警便民利民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硬件方面,在诉讼服务大厅增配了轮椅、打(复)印机、饮水机、老花镜、应急医疗箱等便民服务设备;软件方面,不断优化安全保障、诉讼引导、诉讼辅导、业务办理、自助服务、第三方服务、调解速裁、监督投诉、信访接待等服务流程和环节。
通过从细节入手,传递司法人文关怀,切实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02
全力推进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
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健全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着力打造“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
目前已实现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多种渠道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建成通办诉讼全程业务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
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将送达、排期、保全、委托鉴定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实行集约化管理,助推案件质效提升。
03
聚焦矛盾化解完善
多元解纷机制
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市域社会治理大格局,广泛引入各种力量,形成多层次、便捷化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在诉服中心设立调解工作室,聘请了13名特邀调解员,成立“龚爱根工作室”,聘请退休的民事领域资深员额法官龚爱根同志指导诉前调解工作。与3家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律师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值班接待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参与化解和代理涉诉信访案件。引进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和法院干警进行心理疏导。与区总工会联合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高效便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与区工商联联合设立青山湖区“法院+工商联”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处中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化环境。与区检察院联合出台加强民事支持起诉和多元解纷工作协作意见,采取支持起诉、多元化解等方式,依法保障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2020年8月,开展“法院+N”多方联动调解,成功调处21起检察院支持起诉的农民工权益案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司法便民利民惠民工作力度,在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工作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