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琴,现任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泗沥人民法庭庭长,鹰潭市妇女联合会执委,贵溪市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执委。进入法院以来,她一直在人民法庭工作,办案2000余起,无一错案,无一违纪,无一上访缠诉,无一处置不当导致矛盾激化,她把人民法庭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法治家园,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爱心驿站,有效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她先后荣获“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庭长”“全省法院群众工作能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近日,她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周淑琴凭着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对法官职业的挚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在矛盾纠纷最前沿的人民法庭一呆就是18年,她用自己的坚守和苦干,秉承着那份初心,诠释着那份为民情怀,书写着那一个又一个的为民故事。
公平正义的“守护人”
周淑琴的个头不高,说话语速很快,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她是位做事干练、条理清晰的人。2004年,周淑琴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江西省贵溪市法院,在雷溪法庭工作,2016年2月至今,她一直在泗沥法庭工作。
18年的默默坚守,周淑琴创造了江西法院系统女干警在法庭工作时间最长的纪录;18年的法庭生活,让周淑琴深知为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必须要敢担责有担当。
2008年5月,周淑琴担任法官以来,她年办案件百余件,结案率、服判率、调撤率均位居全院前列。“周淑琴给自己约法三条,不出现违法违纪情况、不办理裁判不公的案件、不让群众受到冷落。为了维护公平正义,她不怕得罪人,她所办理的案子,老百姓都服!”贵溪法院院长童力告诉记者。
对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时,周淑琴都冲在最前面,敢于捍卫法律的公正,敢于维护法律的威严,至今她手上还有被当事人推搡时留下的旧伤。同事饶路新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开庭时,一位身高体壮的当事人态度蛮横、气势汹汹地对着她,周淑琴正气凛然、有理有节地面对,硬是用法律的威严将对方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
“法官是‘法’的化身,代表着公平与正义,要恪守法官的初心,就必须担负起法官的责任,履行好法官的使命,勇往直前,绝不能在任何不公前面退缩!”周淑琴说道。
矛盾纠纷的“调处阀”
周淑琴审理的案件大都是离婚、赡养等家事纠纷,案件虽小,但因当事人心存怨气、情绪激动,案件产生的影响力却不少。
为了有效化解这些“婆婆妈妈”的小矛盾,为了妥善处理那些“琐琐碎碎”的小纠纷,周淑琴会热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与他们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埋怨,了解他们的委屈,让他们吐露心中的不满。“法庭要当好矛盾纠纷的‘调处阀’,对当事人就要做到接待热心、倾听耐心、处理公心,认真倾听每位当事人的声音,才能更好地引导当事人,才能寻找到化解纠纷症结的‘钥匙’。”周淑琴说道。
2019年7月的一天早晨,一个声音从法庭外传了进来,“再不给钱,我就死在他家里”,人还没看到,声音就传了过来。周淑琴连忙起身迎了出来,一位七旬奶奶气呼呼地走了进来。“不要急不要急,慢慢说。”周淑琴连忙安抚道。经周淑琴劝说后,激动的刘奶奶慢慢平和了,事情也慢慢清晰起来,原来这位刘奶奶想要丈夫李某支付扶养费。
得知李某在家后,周淑琴决定立即前往李某家中进行调解。可谁知,老两口一见面,又为生活问题吵了起来,都表示必须要到法庭来说道说道。
案件受理后,为尽快化解该案,周淑琴和家事调解员一起前往老两口居住地,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李某为退休职工,每月有固定工资近3000元,刘奶奶是家庭妇女,没有收入来源,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有着强烈的人身依附性,且老两口长期分居,虽然每月都会有往来,但常为日常钱款支配问题产生争执。清楚相关情况后,周淑琴和家事调解员一起做老两口的调解工作,老两口都提出希望保持夫妻关系,但又要继续分居生活,周淑琴遂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工资发放后按比例固定向刘奶奶支付扶养费的方案,双方老人对拟定的方案虽然基本认同,但对支付的比例、支付的时间、支付的方式等,仍存有争执。
再次调解不成后,周淑琴仍不轻言放弃。之后,周淑琴再一次来到李某家中,并邀请原被告的同事、邻居等参与调解。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李某的工资发放前,老两口达成了调解协议。周淑琴经回访后得知,此后的李某一直按调解协议的约定支付赡养费,从未延迟。
完善的机制是做好家事审判工作的前提,周淑琴在家事审判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她的推动下,建立了家事审判工作团队,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家事审判队伍;出台了家事审判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了家事审判的规范化;完善家事审判设施建设,让家事审判更温馨;推行圆桌法庭、微信法庭等庭审模式,让家事审判凸显人性化。
正是有了多年的经验、完善的机制,每一位到法庭的当事人,在周淑琴的引导下,总能打开心扉,辨清法理、道理和情理,珍惜亲情、友情和爱情,让隔阂化解于无形。
乡村百姓的“贴心人”
十多年来,周淑琴跑遍了辖区的每一个村落。她常常是办理一个案子,结识一帮乡亲,了解一方人情。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传递爱心,用案例弘扬法治。她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搬到村民中间,努力将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作为一堂村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有效淳化了民风乡风社风,提升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2017年,周淑琴担任库桥村第一书记。为深入了解贫困村民的需求,不会开车的她就挤公交,风里来雨里去,每天穿梭在贫困村民家中,帮贫困村民解决一个个实际困难。当得知贫困村民汪雨英在丈夫意外身亡后,因缺钱无法料理丈夫后事,周淑琴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并迅速开展“心连心”帮扶活动,及时为汪雨英送去钱款物资,帮助汪雨英化解燃眉之急。
为妥善处理好家事纠纷,周淑琴还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家事纠纷的矛盾化解。贵溪法院成立了以周淑琴个人命名的“周淑琴工作室”,工作室中成立了“婚姻家庭学校”,组建了“琴姐姐”家事帮帮团,打造了“琴”谈家事栏目,三个平台已然成了贵溪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的重要载体。
2020年4月,周淑琴工作室驻贵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工作站成立。4月21日晚8时许,“12338”妇女维权热线响起,电话传来的是一个求助的声音,“我女儿被她丈夫打了,右脸部骨折,鼻子流血,希望有关组织能给予帮助。”工作站的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后,与当事人约定第二天来周淑琴工作室了解情况。
原来,受害人王某和施暴人陈某均系残疾人,作为聋哑人的王某曾经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残疾人组建家庭本来就不易,如何保障好这些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在防止家暴产生的同时修复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周淑琴面前的一道难题。根据王某与陈某夫妻感情尚未破裂,只因一时冲动才引发暴力这一情况,周淑琴经过再三权衡后,决定向这对夫妻发出家庭和睦劝诫书,劝诫双方当事人要珍惜这个组建不易的家庭,珍惜夫妻感情,放下成见,同归于好。这是贵溪法院发出的首份家庭和睦劝诫书,开创了全国法院家庭和睦劝诫的先河。收到家庭和睦劝诫书后,陈某很懊悔,表示会杜绝家暴,好好过日子。
为了减少家暴行为的发生,也让遭受家暴的弱势群体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周淑琴还走进文明实践站,走进直播厅,走进比赛场,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反家暴的维权活动中,共同筑起反家庭暴力的“钢铁长城”。
周淑琴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她入党20周年。在这一个特殊的年份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感到无比光荣,无比激动。这不仅是对她个人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江西118家法院330个人民法庭的肯定。
唯有初心,方得始终。荣誉的背后承载着初心和使命,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周淑琴既是第一个百年征程篇章中的参与者,见证者,又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奋斗者。作为一名农村法官,法庭就是周淑琴追逐梦想的舞台,只有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胸前的法徽才会更闪亮,才会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