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避风港
但也时有风浪
家庭成员之间认识不一致时往往会产生家事纠纷。家事案件中人情与法理的交错、当事人心理与情绪的变化,都是法官需要面对的挑战。家事案件的调解工作,是一项既需要专业,又需要同理心,还需要沟通能力的“技术活”。
近日,青山湖区法院罗家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家事案件。
“法官,我要起诉我的两个女儿!”
一位八旬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了青山湖区法院罗家法庭,要将一直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告上法庭!到底是老人神志不清,还是另有隐情?
几年前,王大爷的老伴因车祸离开了人世,他已年过八十,身体多有病痛,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王大爷的长子收入低微,离异后更是自顾不暇,无法分身照顾老父亲。小儿子自小调皮,长大后也一直不务正业,甚至赌博成性,还曾因打架斗殴被多次拘留,到处惹是生非,虽然一直跟着父亲住,但不仅不能照顾王大爷,还靠父亲每个月三千多块钱的退休工资度日。好在王大爷的两个女儿十分孝顺,无论父亲家里有什么事儿,都会积极地出面解决,去年王大爷生病住院,两人也主动出钱出力,尽心照料。
但这样孝顺的两个女儿,怎么会惹得父亲不满呢?
“我老伴车祸去世后,有一笔三十万的赔偿款,她们不肯给我!”
说起起诉亲女儿的原因,王大爷情绪十分激动。在王大爷起诉两个女儿后,为了深入地了解案件情况,法官和调解员将王大爷的两个女儿王大姐和王小妹传唤到了罗家法庭。
王小妹:“这笔钱确实是在我们手上,但这钱也确实是不能交给我父亲啊。”
经深入沟通,法官了解到,王大爷的妻子去世后,王大爷一家收到了一笔三十万的赔偿款。兄妹几人经过协商,为防止游手好闲的弟弟将赔偿款挥霍一空,决定不分配这笔赔偿款,而是将这笔钱都打到家庭条件较好的王小妹的账上,密码则交由王大姐来保管。由两个女儿共同存取,以确保钱全都使用在父亲的身上。
王大姐:“我妹妹家庭条件好,对父亲的事情都是很舍得出钱的!钱放在她那里我们都放心!”
王小妹:“我姐姐一家人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父亲,去年我父亲住了一个多月的院,都是姐姐姐夫在医院帮忙照顾的。”
王大哥:“我的父亲年事已高,在照顾他这件事上,我本该担起长子的责任,但因为我收入低,又离异了,确实是顾不上,多亏了两个妹妹一直尽心尽力,老人生病了也是她们俩忙前忙后,出钱出力,我心里既感动又内疚。您是不知道我那个小弟弟有多不靠谱啊,把这钱交给妹妹们保管,我心里才踏实啊。”
兄妹三人都十分赞同这个方案,但小儿子却心有不满,在父亲面前挑拨是非,日说夜说,竟真的让王大爷对两个女儿保管赔偿款的动机起了疑心,最终诉至法庭。
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法官和调解员考虑到案件性质,认真分析了案情,针对亲人之间存在的误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安抚王大爷的情绪,给他做思想工作。两天后,想通了的王大爷再次走进了法庭,决定撤诉,父女冰释前嫌,这起案件成功化解。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罗家法庭本着“能调尽调”的理念,努力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缓和亲人之间的关系,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司法的温度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全力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青山湖区法院罗家法庭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争取将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不断提升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为构建良好的和谐社会氛围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