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青山湖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珂向青山湖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青山湖区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区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大局,积极践行“作示范、勇争先”,充分发挥保稳定、促发展的职能作用,优化司法服务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系统谋划推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框架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同时,下设“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保护”“后勤保障”五个工作专班,统筹调度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先后出台《服务保障双“一号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关于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实施方案》以及“办理破产”“执行合同”等5个对标提升子方案,以“1+1+5”健全完善“一位分管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本工作台账”工作机制,“定任务、定职责、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做到组织周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聚焦主责主业,扛起法治化营商环境使命担当
全力维护市场环境。依法严惩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强迫交易等危害营商环境的犯罪行为,三年来共审结非法经营罪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50件;积极开展打击电信诈骗、整治养老诈骗工作,严惩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犯罪,参与反电信诈骗行业源头治理,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发出司法建议13次,发布反诈反骗典型案例8次,其中1篇典型案例被《人民法院报》采用。
快速解决民商纠纷。三年来,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8098件,结案17490件,结案率96.64%,一审平均审理周期35.9天。其中妥善审结合同纠纷案件11259件,提升执行合同质效,维护公平自由市场秩序。审慎审理金融借款、票据、保险等金融类纠纷61件,严格审核借贷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审理股权转让、股东出资等公司纠纷案件42件,妥善处理公司决议纠纷,维护公司内部自治,防止司法过度干预公司治理,依法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出台《“善意文明执行 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积极适用“活封”“活扣”措施,努力促成“执行和解”,最大限度降低执行措施对企业不利影响。坚持惩戒失信与褒奖诚信并重,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为41家民营企业信用修复。以打造“执行事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为抓手,推进执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结案平均用时缩短至30天左右。落实“司法查控+不动产登记”要求,开展网上查询、查封、解封、续封及跨地域跨省份司法查控委托工作,有效缩短财产控制周期,降低被执行人财产转移的风险。
强化破产审判答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时代问卷
深化破产府院联动机制。配合区政府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统一协调机制,筹备组织全区企业破产处置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实现府院力量联合、数据联通、风险联控、社会联治。加强与有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与区人社局联合出台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机制,依法保障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破产专业化审判机制。组建专职破产审判团队,适用简化审程序推进“执转破”案件快速办理。首创破产专业法官会议,对困境企业使用重整、和解程序尽力救治,对不具备救治价值或救治无望的企业果断进行清算,依法出清,促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2022年审结破产案件17件,化解不良债权74笔,总金额达8912万元;2023年破产案件立案18件,已审结9件,化解不良债权38笔,总金额327万元。
助推破产资产高效处置。出台预重整制度,实现破产管理人“一案一告知”,对有意向申请重整企业进行“订单式”指导服务。深入推进“执破融合”改革,“以破促执”快速出清,释放闲置的土地、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在破产程序中直接承接执行程序中财产查封、扣押、处置等成果,“以执助破”提高破产财产的处置效率和债权清偿率。
坚持能动司法,延伸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
拓展解纷渠道,降低涉诉成本。完善“1+N”解纷模式,充分发挥区一站式多元解纷e中心的平台优势,与全区165个人民调解委员、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栏目等密切工作联系,聘任11名特邀调解员常驻院机关及3个派出法庭,设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法院+工商联”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处中心,与区检察院、多家律师事务所、省心理援助与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协作机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助力矛盾纠纷多元、高效、实质化解。
创新诉讼举措,优化涉企服务。出台《关于涉企案件优先办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涉企涉股东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等制度,对营商环境类案件先行审查、调解分流,形成简案快调、快审的审判运行模式。开通中小企业诉讼服务绿色通道,设立“涉企便捷服务窗口”,涉企案件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立案送达、材料收转发、申请执行等实现无缝衔接、“一窗通办”。优化“诉事速办”服务通道,44部电话直通各庭室并与12368热线对接,确保企业联系法官到位率100%,反映事项办结率100%。
设立“织纷e站”,护航针纺行业发展。与南昌市现代针纺商会、区纺织服装行业商会共同成立“织纷e站”,健全涉纺织服装企业快速调解机制和发展保障机制,通过一电话、一APP、一平台的“三个一”为针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司法服务。创新“商会推荐、法院认证”的调解员专业化机制,探索“调立审”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化解。建立健全纺织服装企业法律风险研判制度,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指导、“一类一册”普法指南、“一问一答”服务保障。
开展多元普法,全力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倾情惠企 法护营商”走访活动,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纺织服装行业商会召开“标准助力现代针纺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化企业经营的合规意识、维权意识。出台《企业应对新冠疫情法律风险告知书》,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能力,江西省委政法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江西政法”对此予以推介。自主研发“企服通”微信小程序,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青山湖区法院将以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为契机,认真履行常委会决议,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青山湖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