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纠纷背后是剪不断的血缘亲情,处理得当则皆大欢喜,处理失当则可能矛盾升级、隐患不断。近日,青山湖区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纠纷案件,避免了小矛盾引发大纠纷。
基本案情
黄先生与郑女士在恋爱期间生育了女儿小微。但在郑女士怀孕之时,双方便已产生诸多矛盾,感情岌岌可危。小微出生不久,两人分手,双方约定小微由黄先生照顾。
近年,由于黄先生的父亲年事已高,身患多种疾病,需长期住院,家里经济陡然紧张。此外,小微马上要升小学,日常开销也逐渐增大。黄先生认为,郑女士作为小微的亲身母亲,几年来一直没有承担母亲的义务,也没有给予小微应有的陪伴和母爱,当前自己经济情况较为困难,为了保障女儿的生活质量,故作为小微的代理人将郑女士诉至青山湖区法院,要求郑女士每月支付1500元抚养费。
法院调解
因多年未联系,黄先生并没有郑女士的联系方式。考虑到抚养费纠纷所涉及的情感关系复杂,一旦矛盾得不到真正化解,便会对孩子造成二次甚至是多次伤害,为有效化解矛盾,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郑女士所在村委会,并向村委会了解情况,最终在郑女士父亲的协助下与郑女士取得联系。
郑女士表示,当初分手时,黄先生已经承诺会独自照顾女儿,而且自己目前工资较低,仅能勉强支撑自己的生活,每月最多只能拿出800元抚养费。
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抚养费案件案件的特殊性,秉着一切为孩子考虑的原则,认为引导双方消除误解、打开心结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于是组织黄先生与郑女士进行“背靠背调解”,分别进行普法与心理疏导,为双方积攒已久的负面情绪寻找合适的宣泄口,并本着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放下偏见,共同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
在法官耐心地劝说下,郑女士与黄先生终于达成了和解,心平气和地签订了调解协议:郑女士从2023年9月份起每月支付小微抚养费800元以及负担小微今后的治疗费、教育费的一半至小微能独立生活为止;郑女士每月探望小微一次;支付小微报各类学习、兴趣辅导班产生的一半费用10326元。
抚养费不仅是对子女的责任,更是一种爱的表现。面对抚养费纠纷,人民法院不仅仅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更希望通过这样情理法兼容的纠纷化解过程,唤回往日亲情,让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暖以待。 因此,法官在调解过程中,一直都秉持着人性化的办案宗旨,充当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法理与情理中找到平衡点,在调解的过程中,根据双方负担能力及子女生活需要进行统筹考虑,最终确定抚养费具体金额,在公正和谐的理念下,使司法温情真正体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