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读了《关于通报表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江西实践先进典型的决定》,对40个先进典型进行表扬并授牌,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塘山法庭(道路交通事故“一庭一中心”一体解纷工作法)获现场表彰。
为有效应对交通事故纠纷多发、案件审理周期长、赔偿计算繁杂、及时理赔难等问题,南昌市于2021年在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塘山法庭设立了南昌市交通事故速裁法庭及南昌市交通事故多元解纷中心(下称“一庭一中心”),通过推动道交纠纷跨区域受理、一体化解决、全流程在线调解,实现“一盘棋”解纷、“一张网”联动、“一把尺”裁判、赔偿款3-7个工作日到位等多重效益。
聚焦诉源治理,共建“一盘棋”解纷布局。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健全先行调、联合调、专业调。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全方位改造提升塘山法庭软硬件设备设施,设置4个无纸化数字法庭及接待大厅、保险理赔、远程视频、公益律师调解功能区,为群众提供菜单式、集约式解纷服务。二是搭建专业解纷平台。设立“一庭一中心”,“一庭”集中受理8个中心城区的道交纠纷在全省率先打破道交纠纷办理的行政区划限制;“一中心”被确定为市综治中心下设的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调处分中心。三是完善一体处理机制。市委平安办联合法院、公安、司法、银保监等部门出台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实施意见,同步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保障顺利推动。
聚焦多元解纷,实现“一张网”跨域联动。推动调解、鉴定两项机制前置,完善全市跨域联动体系建设。一是调解前置。建立由3名保险行业调解员、4家保险机构、2家律所等组成的调解团队,成立以来已调解道交纠纷5520起,调解成功3319起,其中视频调解案件2208件,对934起案件进行司法确认并免受案件受理费,赔付款项3至7个工作内支付到位,调解资源集成效应显现。二是鉴定前移。出台《关于鉴定机构参与“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的流程规范(试行)》,对进驻平台的16家鉴定机构线上执业流程、打分规则、结果运用等进行规范。成立以来已完成诉前在线鉴定906起,鉴定后调解成功率超80%。三是跨域联动。构建以“一庭一中心”为枢纽、各交警大队调解点为分支的“1+N”多元解纷网格,同时依托“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赣政通、微信群等工具实现在线联动、远程指导,各类调解“源”上协同发力。
聚焦专业审判,适用“一把尺”裁判标准。“一庭一中心”对诉前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实行二次精选、繁简分流,确保纠纷在诉中高效解决。一是审判团队专业化。选任在道交纠纷领域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法官,组建1个速裁团队和2个繁案团队,速裁团队负责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进行快审快结;繁案团队重点审理重大疑难复杂及新类型案件,实现简案快审、难案精审。二是审判方式科学化。对简案采用要素式审判和“表格式”裁判文书,以简化清晰易懂的形式减轻当事人诉累,平均审理周期压缩在7天以内。对繁案发挥类案特点,将审判要素和争议点整理前移至庭前会议,化繁为简、聚焦重点开展庭审,平均审理周期同比减少20天。三是裁判标准统一化。统一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在诉前调解、审理裁判各环节的裁判尺度,定期组织业务骨干针对疑难复杂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定期与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交警部门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典型案件,针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赔偿标准分歧、调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进行研究,促成道交纠纷理赔、调解、裁判等标准的尺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