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符合规划、一地一策,补短板、惠民生、算清账、利用好”的总体思路,切实用好管好中心城区5亩以下微型收储土地资产,着力把城市空间“边角余料”打造成“金边银角”。
4月19日,南昌中院、青山湖区法院到南昌市土地储备中心(土储中心),就司法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访座谈,市土储中心反映,采纳青山湖区法院司法建议后,微型收储地块处置工作有序推进。
2023年7月,青山湖区法院在审理一起涉及占用土储中心收储土地的不当得利纠纷案过程中发现,因责任部门未及时规划建设且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城市土地出让后剩余的边角料成“微型”土地,存在被占用致国有资产流失且被侵占证据易灭失导致维权困难等风险。为规范“城市微土地”管理,青山湖区法院向市土储中心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主管部门对城市微型地块摸清底数、清晰产权,加强监管、合理利用,固定证据、精准维权。市土储中心对司法建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储备土地“微型”地块的规范管理,并将建议落实情况回复青山湖区法院。
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后,具体落实情况如何?相关部门对法院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建议?为切实发挥司法建议“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诉源治理功能,青山湖区法院开展工作司法建议回访工作,密切追踪、实地查看司法建议落实情况,推动其落地生效。
座谈会上,青山湖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涂国辉介绍了《关于加强“微型”土地管理的司法建议书》发出的背景、目的,并征求市土储中心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市土储中心副主任王磊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了中心城区“微型”地块规范管理推进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2023年8月,南昌市政府出台《南昌市市本级储备土地管护和临时利用管理办法》,规范储备土地的临时利用行为,截至目前已规范管理“微土地”500余块。
2023年12月,市土储中心编制完成《南昌市中心城区收储微型地块调查分析、梳理建库及使用处置研究》,逐步开展279宗已用未供微型储备地块的土地划拨、出让工作。
王磊对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表示感谢,同时建议法院加强与行政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做好行政诉讼源头治理;以审代训,邀请组织中心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养;进一步完善司法建议机制,加强法律专业指导。
南昌中院行政庭庭长欧阳晓明对青山湖区法院能动司法、服务大局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建议市土储中心进一步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作,发挥好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更好服务和保障南昌高质量发展。
司法建议的关键,不仅在于“发出”更重要的在于“落实”。青山湖区法院将始终坚持能动司法,延伸审判职能,用足用好司法建议手段,强化跟踪问效,切实以“审判之力”助推“社会之治”,促进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