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4年“青山湖区青年五四奖章”个人和集体选树结果公布,青山湖区法院“青·青护未”青年志愿服务队荣获“青山湖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青山湖区法院“青•青护未”青年志愿服务队是一个以青年干警为主的集体,现有青年干警志愿者26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17人,占全体人员65%。近年来,他们积极发挥专业法律工作者的优势,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成立少年法庭”“法院开放日”“做客直播间”等活动,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理念,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唱响了一曲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娴熟、服务优质的志愿者之歌。
“青•青护未”青年志愿服务队先进事迹
高举“一面旗”
志愿者通过法治进校园活动,积极帮助青少年解答思想困惑,努力帮他们校正人生航向。结合“开学第一课”、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认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引导广大青少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激励青少年一代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模拟法庭、法院开放日等多样化形式,邀请青少年走进法院,直观了解司法审判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树立法治信仰。2021年以来,多次邀请青少年学生走进法院,参与学生超500余人次。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夯实法治教育的情感基础,给青少年充分传递党的关怀和关爱,让广大青少年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打造法治精品课程,制定《关于法治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方案》,结合学生实际,有效进行法治课程设置,着力打造法治精品课程,如小学阶段一般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阶段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阶段以体验和辨析为主,实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同频共振,增强青少年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切实提升法治思想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
织密“一张网”
青年志愿服务队在队员选配、工作方法、重点节点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密保护网。扎实“织”牢每根线,成立青年志愿者干警为主体的“少年法庭”,同时配备专门辅助人员,优化整合审判资源,强化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建设。遴选20余青年干警志愿者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同时加强规范管理,并根据人员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人员配备。青年干警志愿者轮流在家庭纠纷调解室值班,吸收专业社工参与涉少家事调解,为法院审理涉少案件提供科学参考。用心“绣”好每一针,细化诉讼指导,开辟涉少民事案件“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细心找准办案切入点,切实加大庭前诉讼指导力度。对于家庭确有困难、法律意识薄弱、维权能力较差的未成年当事人,加大司法救助力度。2021年以来,对5件8名未成年人进行司法救助,救助金额25.48万元。耐心进行庭审教育,解开当事人“法结”和“心结”,促使其互谅互让。2021年以来,已审结案件调撤率达48.92%。仔细“扎”紧每个点,及时发现、干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严重不良行为,对被欺凌学生开展保护和心理疏导,预防违法犯罪和重新犯罪。结合案件审判,青年干警志愿者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薄弱节点,有针对性、建设性地提出完善制度、改进管理的建议,助力社会治理。向区教体局发出《关于对未成年学生驾乘电动车问题的司法建议书》,区教体局就相关建议进行了落实并予以反馈。
拧成“一股绳”
注重家庭教育,志愿者与区妇联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青少年普法宣传等工作,不定期邀请有专业资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未成年人家长和监护人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与区教体局联合开展家庭教育线上直播课,讲解分析家庭教育缺位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4100多人在线观看,点赞数超30万。督促履行家庭教育职责,2021年以来,发出《家庭教育令》41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5人次。汇集各方力量,与共青团青山湖区委等部门联合打造“防范校园欺凌+心理健康课”,与特邀心理咨询师一道,讲授防范校园欺凌法治知识;与青山湖区发展基金会讲师一同走进学校,以“我把安全告诉你”为主题,讲授预防性侵相关法律知识;组织志愿者到部分高考点位开展反诈宣传,服务考生、助力高考。用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青年干警志愿者走进江西交通广播,开展“做客直播间”“在线说法”普法栏目。以“开学季,孩子保护好自己”为主题,结合真实案例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解读。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在线说法”栏目录制,解读条例精神和意义。与江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商谈合作共建,推动司法实践与法学研究深度融合,组织江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师生走进青山湖区法院,近距离观摩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庭审,将审判和教学融为一体,庭审现场变成法治课堂,让法治教育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