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翩翩掠水过,翠柳水杉共舞歌。群鱼戏水清波间,市民纷至笑语和。”这是青山湖区幸福渠流域寰宇万象公园的日常景色,也是湿地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24年6月5日,青山湖区湿地保护修复联动协作工作机制会签暨青山湖区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揭牌仪式在青山湖区幸福渠流域寰宇万象公园举行。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珂,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忠华,青山湖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峻,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成钦龙,区公安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红云,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水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艾宁出席活动。
青山湖区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青山湖区湿地保护修复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
湿地保护是系统工程、复杂工程、长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如何构建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湿地保护治理体系?《意见》对各成员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派联络员参加,共享信息,通报情况,对发生的问题采取联合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对青山湖区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的知晓度和信任度,增进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修复的参与度”“建立工作台账,记录在湿地保护修复领域所采取的举措、办法,发现问题及时通报”……
针对基层湿地保护的技术性、专业性难题,《意见》提出建立专家咨询机制,由青山湖区农业农村局邀请林学、生态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建立青山湖区湿地保护专家咨询库,鼓励专家为青山湖区湿地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同时,各成员单位加强对湿地保护修复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湿地调研学习,及时更新工作人员知识储备。
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珂对相关职能部门在青山湖区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建设中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区法院将与相关部门一道,以此次建立湿地保护修复联动协作工作机制为契机,发挥协同优势,强化司法保障,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形成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同向发力的湿地生态保护新格局。
随后,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一同为青山湖区湿地联合保护修复工作站揭牌。
加强湿地保护,企业发展的“绿含量”也是关注的重点。揭牌仪式后,各成员单位共同前往重点排污企业和重点流域开展湿地保护联合巡查。
围绕湿地保护,一次次实地检查、一次次座谈、一次次查阅资料,印证着青山湖区各职能部门勇于担当作为的深深足迹。此次活动是跨部门的联动协作,凝聚起广泛共识,奏响了新时代青山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