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第一时间找到被执行人的财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进而在执行程序中占据主动权。寻找被执行人的财产,既需要法院依职权进行查找,也需要申请人积极提供财产线索。
一、为什么要提供财产线索
强制执行并非执行法官的“单打独斗”,还需要申请执行人的积极配合。虽然法院的查控系统日渐完善,但并不能涵盖被执行人的所有财产类型,如现金收入等。由于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往往都存在一定的社会联系,可能是多年的朋友、同学或者合作伙伴,基于彼此的了解,申请人在提供线索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此情况下,申请执行人可基于对被执行人的了解,积极向法院提供财产线索,更有助于提升查人找物的精准性,提高执行效率。
二、申请强制执行有期限吗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
什么是有效的财产线索
01
基本条件
有效的财产线索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具备权利外观。即从形式上可以初步判断该项财产属于被执行人。基本判断规则为:普通动产(如珠宝、玉石、手机、电脑等)看占有,不动产、特殊动产和股权看登记。对于第三人占有或登记在第三人名下的财产,则需要第三人书面确认该财产属于被执行人。
应为合法财产。法院只能执行被执行人的合法财产,如赌债或违建房屋,因其本身具有违法性,无法执行。
不属于豁免财产。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物品和生活费用、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等属于法定豁免执行的财产,不能执行。需要提示的是,唯一住房不属于豁免财产。
线索应具体、明确。例如,车辆的车牌号,不动产的具体坐落等。提供具体、明确的财产线索可以让法官快速定位到相应的财产,提高执行的效率。
02
财产类型
除了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权、公积金、知识产权等常见财产外,下面几类财产也可供执行:
拆迁利益。如果被执行人涉及拆迁,申请人可向法院提供拆迁安置协议或其他证明材料,法院核实后可查封被执行人的拆迁安置房和拆迁安置款。
集体分红。被执行人为集体组织成员时,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会有分红,法院可扣划该分红。
到期债权。如果被执行人有到期债权,法院会通知次债务人向申请人履行债务,不得向被执行人清偿。
四、如何寻找财产线索
01执行悬赏
执行悬赏是法院依据申请执行人的书面申请,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举报人提供执行法院尚未掌握的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经查证属实并实际执行的,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举报人赏金的执行措施。执行悬赏可以有效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执行,促使知情人积极提供财产线索,避免法院和申请人孤军奋战。
02律师调查令
律师调查令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涉诉案件相关证据时,经代理律师申请,人民法院审查批准,由代理律师向接受调查的单位或个人调查收集相关证据的法律文件。接受调查单位或个人应当根据调查令指定的调查内容及时提供有关证据。所以,如果申请人初步掌握某项财产线索,不仅可以请求法院前往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律师调查令,由律师前往调查。
03留意日常信息
在双方的日常来往中,被执行人可能会提到其财产情况,此时申请人要注意收集相关信息,最好要求被执行人进一步提供证明材料。比如,被执行人自称有应收账款或拆迁利益时,申请人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关合同,这样法院就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核实该项财产线索并采取相应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获取财产线索应以合法的方式进行,不能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或侵犯隐私权等非法手段。
04公开平台查询
通过一些公开的平台,也可以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裁判文书网。可以通过检索裁判文书,查询被执行人是否有胜诉债权或基于判决取得的财产。
网络司法拍卖平台。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主要包括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京东司法拍卖平台、工行融e购等。登录上述网站后,可以查询司法拍卖信息。如果被执行人有正在或即将被拍卖的财产,可以向发布拍卖公告的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或企查查、天眼查可以查询被执行人的股权投资情况、股东信息、经营地址、企业经营状态等工商登记信息。
知识产权查询平台。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申请人可以登录相应主管部门的网站或公众号进行查询,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中国商标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官网。
五、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
01
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责令其期限内履行义务并报告财产。
02
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或者线下调查的方式查控被执行人银行存款、不动产、证券、车辆、股权等财产情况,并对相关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执行措施。对于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执行法院将依法及时处置。
03
对于不主动履行生效文书确定义务的,法院将会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六、法院能对被执行人进行实时定位吗
定位是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中采取的技术侦查手段,有其严格的适用范围。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扣押、评估、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对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拘留、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等强制性措施。确有必要,法院可以商请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七、可以用哪些方式联系执行法官?
执行工作的核心在于查人找物,执行法官要通过实地调查、查人找物才能把裁判文书上的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因此,他们常常穿梭于各个单位、银行、村舍查找被执行人财产,如查封房产、扣押车辆、勘验拍卖等。怎么样才能更便捷快速地找到执行法官呢?
01
电话联系
当事人可通过“诉事速办”通道执行专线电话直接联系执行法官了解执行进展。
02
执行事务中心
为推动执行事务一站式、集约化办理,青山湖区法院设立执行事务中心,当事人可现场办理提交相关诉求、询问案件进展、提供财产线索等业务。